徐帆个人资料

http://www.cecet.cn/       中国娱乐资讯网       


徐帆

姓名:徐帆

性别:女

国籍:中国(内地)

职业:演员

出生地:湖北武汉

生日:1967-01-15

星座:摩羯座

血型:O型

身高:170CM

毕业院校: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所属公司: 华谊兄弟传媒集团

  简介:

  徐帆,中国电影演员,1979年就读于湖北省艺术学校京剧科,专攻青衣﹑花旦;1982年转入武汉市戏剧学校话剧科,1986年9月毕业,属中专生,同年分配到武汉话剧院工作。

  荣誉成绩

  电影类奖项

  颁奖礼:华表奖
  所获荣誉名称:优秀女演员奖
  获奖时间:1998年(5届)
  获奖作品:《不见不散》

  求学经历 

  一声叹息,30岁还是“北大青年”

  1967年,徐帆出生在武汉市一个艺术世家,父母都是楚剧演员。由于从小耳濡目染,她对演戏很着迷。 1979年,湖北省戏曲学校恢复招生,设京剧科、楚剧科。徐帆想报名,但她父亲觉得学戏剧太苦、出路太窄,没同意。徐帆不甘心,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偷偷求母亲“高抬贵手”。母亲见她态度坚决,也就默认了。徐帆知道楚剧科的叔叔、阿姨与她父亲很熟悉,为了不暴露“秘密”,就去报考京剧科,并一举考中了。徐父见到女儿的录取通知书时既很惊诧,也很无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从此很少理她。徐帆明白这是因为自己辜负了父亲希望她报考大学的一片苦心,父亲失望了。她暗暗地发誓:一定要学好戏,做名角,让父亲开开心心。

  那时,戏曲学校刚刚恢复,教学和生活条件都很差。宿舍设在大庙里,夏天,蚊子、苍蝇乱飞;冬天,寒风呼呼地往里灌,房间里没生炉子,一夜过后,洗脸毛巾能结冰。为了御寒,同学们喜欢两人挤在一个被筒里睡。有一个同学脾气很大,没人愿意与她搭伙,她见徐帆年龄小,好说话,就拱进徐帆的被窝里。睡到半夜,她把整床被子都紧紧地裹在自己的身上,徐帆被冻醒了,但没敢吱声,只好蜷缩着身子、浑身发抖地熬到天亮。第二天,徐帆感冒了,体温高达40℃。那天正好是星期六,同学们都回家了,徐帆孤零零地躺在床上,不敢让人捎信给父母,更不敢回家,生怕父亲知道了生气。她在身上盖了三床被子,仍像钻进了冰窟窿似的,冷得浑身像筛糠。她嘴咬枕头,眼睛流泪,脑袋里只有一个念头:只要能好起来,我一定要争一口气。

  天有不测之风云,1982年临近毕业时,戏曲学校解散了,这对徐帆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她别无选择,惟有拎着铺盖卷,失魂落魄地回家。回到家,她把自己关在小屋里哭了整整一天。徐父气得脸色铁青,徐母唉声叹气:她已是15岁的姑娘了,改上普通中学,功课肯定跟不上;找工作吧,年龄又太小。怎么办才好?

  徐帆在家里呆了几个月,听说武汉话剧团招收学员,又去报考。毕业以后,她留在话剧团工作,无论大角色,还是跑龙套,她都演得很上心。虽然收入不高,也不可能出名,但她知足了。有戏可演,已是她最大的心愿。

  1986年春节前夕,徐帆接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以下简称“北京人艺”)演员杨立新寄来的贺年卡。她打开一看,见里面夹着一张便条,便条上说,这年春天,北京人艺和中央戏剧学院合办一个班,成绩优秀者有留在北京人艺的可能。杨立新年前到武汉拍电视剧期间,与徐帆合作很愉快,两人成了挚友。他希望徐帆不要放弃这个机会。

  可是命运不济的徐帆此时正处在屋漏偏逢连夜雨时期,她的母亲卧病在床,她自己因贫血住进了医院,每天大脑昏昏沉沉的,稍微活动就眼冒金星。去还是不去呢?徐帆犹犹豫豫,连节都没过好。直到考试前三天,她才下定决心去北京碰碰运气。她以家中有事为由,向医生请了三天假,偷偷地跑去首都。当时,她的兜里没有多少钱,只够买一张硬座票,坐了十几个小时才到北京。

  杨立新看到徐帆病恹恹的样子,非常同情她。杨立新的妻子为她准备了巧克力和红糖水,让她好好补养身子。 考试那天,徐帆按照要求表演了一个小品。结束时,一位监考老师问她:“你怎么不抹口红啊?你看,你满脸煞白,一点儿血色也没有。”

  3月初,徐帆接到杨立新的报喜电话:“你被录取了!”拿着话筒,徐帆仿佛是在梦中,喃喃地说:“真的吗?我考上大学啦?”徐帆虽然考上了大学,也留在了北京人艺,但她的艺术之路充满坎坷,尽管许多师弟、师妹成了“大腕”,她依旧不显山、不露水,平平淡淡的。她活得比较累,总想让所有人满意,但往往顾此失彼,自己受尽委屈。她像丑小鸭那样,事业上没什么起色,爱情上没遇到意中人。日复一日,她成了“北大青年”(意为北京大龄青年)。

  不见不散,冯小刚改变了她的一生

  1997年,冯小刚独立执导电视连续剧《一地鸡毛》。经人介绍,徐帆加入了剧组。冯小刚是那种平时嘻嘻哈哈、工作起来六亲不认的主儿。拍片时,他对徐帆毫不客气,要求她抛弃话剧演员习惯的“做作”。剧中有一个镜头是陈道明炒菜,炒到翻锅的时候,徐帆要从幕后走到舞台中间,但徐帆怎么也走不到冯小刚要求的位置上,冯小刚很不满意,一遍遍地气呼呼大喊:“再来一次,再来一次!”连续重复了八次。陈道明跟着活受罪,炒了八次菜。拍完这个镜头后,徐帆气哼哼地问冯小刚:“为什么非要走到那个位置?为什么不是摄影、灯光找位置?”冯小刚变了一个人似的,和颜悦色地回答:“你不是想使每个镜头都做到最好吗?”

  冯小刚是京城传奇人物,1958年出生,人虽然长得一般,才华却非常了得,无论是干美工、做编剧,还是当导演,都有佳作问世。

  徐帆见到冯小刚之前,曾听说他特别能侃。本来,性格内向的她对“侃爷”是不怎么感冒的,但与冯小刚朝夕相处多了,就发觉冯小刚侃的水平实在高,他能临场发挥,把八杆子挨不到边的事“整”到一块儿,信息量大,故事性、趣味性也非常强,于是她一下子成了冯小刚的铁杆听众,有事没事就去听他侃大山。

  冯小刚心直口快,看见不顺眼的事肯定要说。比如,看见谁穿的衣服颜色、款式搭配不当,他就会说:“看,外地人又进京了。”一次,徐帆和小姐妹一起去买了一件粉色呢子大衣,她穿着觉得挺合身的,谁知冯小刚一看见她就说:“我求你一件事行吗?你把这衣服脱下来吧。”徐帆反问:“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让我脱下来?”冯小刚说:“你穿这个太像外地进京的人了。”徐帆当时只穿着一件毛衣,脱也不是,不脱也不是。冯小刚见状,马上爽快地说:“我把我的衣服脱下来给你披上,我冻着都成,只求你别穿这衣服了。”冯小刚真的脱下自己的棉大衣给了徐帆,自己硬是冻了一天。

  真正让徐帆动心的是冯小刚在创作上的狠劲儿。1998年,“金鸡奖”、“百花奖”的颁奖活动在广州举行,冯小刚拎着一台打字机去参加会议。晚上,徐帆、陈小艺等人找冯小刚去逛夜市,正敲键盘修改剧本的冯小刚抬起头,颇带歉意地说:“我得把这东西赶出来啊!”大家都出去玩了,只有冯小刚呆在宾馆里埋头写作。他晚上“开写”,天亮了还在那儿“化素材为力量”。

  自从与冯小刚相识,徐帆就深深地被“冯氏幽默”吸引,性格变得开朗起来。也许他们都来自平民家庭而有共同语言,也许他们性格互补且日久生情,总之,冯小刚走进了徐帆紧闭的心扉。冯小刚对徐帆的称呼也在不知不觉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由“徐老师”而“小徐”,而“兔崽子”,两个相差近10岁的人好上了。

  冯小刚与徐帆拍拖,一时间成为人们的议论热点。有人说徐帆是“第三者插足”,傍导演是为了出名;有人说冯小刚借工作之便“监守自盗”,徐帆是鲜花插在牛粪上。徐帆几乎坚持不住了,扑进冯小刚的怀里述说心中的委屈。冯小刚像大哥哥似的,默默地陪她流泪。等徐帆哭过瘾了,他才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嚼舌头吧!”

  徐帆、冯小刚边拍戏、边谈恋爱,事业、感情双丰收。这期间,冯小刚完成了电影《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一声叹息》等,创造了骄人的票房收入,还分别获得“百花奖”及“华表奖”的“最佳影片奖”;徐帆在《不见不散》、《一声叹息》中表演出色,荣获“华表奖”和第24届“埃及开罗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女演员奖”。

  2000年12月,冯小刚终于恢复自由身,徐帆也终于下定与冯小刚“不见不散”的决心。有人问徐帆:“你长得那么漂亮,嫁给冯小刚不觉得吃亏吗?”徐帆坦然回答:“我喜欢冯小刚的一切,包括他的缺点,既然是夫妻,就不允许你有任何挑剔。因为有爱,就会包容一切。我相信缘分,不然我不会熬到今天才嫁给冯小刚。”有朋友担心冯小刚会再遇到“路边的野花”,会喜新厌旧。徐帆摇摇头,非常自信地说:“不会的。世上像我这样对他好的人没几个,他再找可能也奔70了。”

  领到结婚证后,她心宽体胖,身体像吃了生长素似的,一个月就增加了2.5公斤。 他们一个是名导,一个是明星,两人的结合本是新闻界“爆炒”的“猛料”。但是,他们封锁消息,尽量低调处理,生怕动静太大会刺激冯小刚的前妻,搞得几家欢喜几家愁。

  永远有多远,平平淡淡才是真

  徐帆的节俭习惯是从小养成的。由于家贫,徐帆读大学时是同班同学中惟一的三年半始终在大食堂吃饭的人,而且是靠跟老师出去配音打工挣自己生活费的。她最奢侈的是,每个礼拜到杨立新家“打打牙祭”,改善伙食。用她的话说是:“我这个人手紧,不想花特别多的钱,也没有那么多钱花。”

  获得成功后,徐帆仍然保持平民本色,不讲究吃喝玩乐,也不追求所谓的时尚,喜欢呆在家里看看VCD、读读书、唱唱歌,甚至一个星期可以不出门。她比较有平常心,该坐公共汽车时就坐公共汽车,该坐地铁时就坐地铁,聚会、饭局、打保龄球、打高尔夫球、骑马都没有她的份儿。她也喜欢找朋友聊天,爱和朋友一起玩,但玩一会儿就想回家了。她常常跑到花卉市场去买花,把家里弄得漂亮而舒适。卖花的常问她:“你家里来客人啦?”徐帆说:“客人就是我自己。”她还爱在家做饭,冯小刚喜欢吃素,她就给他炒土豆丝、做醋熘白菜,每当看到丈夫眼不睁、头不抬地吃她亲手做的饭菜,她心里就特有成就感。如果闲来无事,她还喜欢把家里的物品东搬搬、西挪挪,变换一下布局,让丈夫常常感到新鲜。难怪冯小刚跟别人说,徐帆台上是好演员,台下是贤妻。

  夫妻天天耳鬓厮磨,哪能勺子不碰锅沿的?冯小刚、徐帆夫妻一旦发生矛盾,一个人起急、叽歪的时候,另一个肯定不吱声,特老实,那老实劲儿就像挨老师批评的小学生似的,直到“老师”数落够了,“小学生”才“哈哈”一笑,圆满收场。他俩的游戏规则是,既不搞针锋相对的“热战”,也不搞互生闷气的“冷战”,而是一个当演员,一个当观众,总也吵不起来。他们有话好好说,有矛盾从不过夜。

  婚前,冯小刚是急性子,一说出门,什么事情也不管,先往门口一站。徐帆可不行,她要把电门都断了,把窗户都关好,如果出门时间长,还会考虑留条窗缝透透气,甚至要把烟灰缸倒掉,洗干净,擦干,放在合适的位置。冯小刚总嫌她婆婆妈妈的。结婚后,冯小刚会站在一旁,耐心地等她,欣赏她忙碌的身影。有一段时间,徐帆外出时总是征求丈夫的意见:“这样穿衣服好不好?”冯小刚随口应付:“不错。”后来,他改变方法,眯着眼睛仔细端详十几秒才开口。这一招还真灵,徐帆认为丈夫特别在乎自己,心情特别好。

  钱永远是夫妻感情生活的润滑剂,谁管钱,就说明谁在家里是“执政党”。记者冷不丁提出“你们家谁管钱”这个敏感话题时,徐帆瞪大了眼睛,嗓音也抬高了几分贝,显得很自豪:“你问我们家谁管钱?我管啊。我们家男人管钱是很费钱的呀!”见大家笑,她又解释:“我觉得挣点儿钱不容易,别都花出去了。”可能是出于保护冯小刚的尊严,她又把话拉回来:“不过,我们家的大事都是他拿主意。如果买大物件,他会做比较,看哪一个更耐用。可能他选的东西比较贵,我也按他的意见办。”

  这些年,明星涉税案已成为社会的关注点。徐帆已成为中国影坛展翅高飞的白天鹅,冯小刚也因为拍贺岁片赚了一些钱,夫妻俩要车有车,要房子有房子,要存款有存款,日子过得滋滋润润的。富裕之后,徐帆不仅主动上缴夫妻俩的个人所得税,而且总是提醒冯小刚:“你的公司也要依法纳税。”徐帆家住在亚运村的普通居民小区里。她说:“我不希望因偷税、漏税弄点儿钱而整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有时在外景地拍片,她就委托代理人到东城区地税局帮忙缴纳税款。

  干得不错嫁得更好

  与夫君冯小刚相携手,闪亮在银幕上的徐帆,除了一年一部贺岁片,心中还有一个愿望,就是一年一部话剧。2000年的《风月无边》令首都的话剧观众享受无边,因此,2001年又要二度上演。除此之外,与北京人艺复排《蔡文姬》,还将令徐帆大过一把戏瘾。

  此次复排由北京人艺的前任院长、濮存昕的父亲苏民亲任导演,在此之前,他曾在旧版《蔡文姬》中任演员。除徐帆外,曾与她在《风月无边》中联手主演的濮存昕,这次出任男主演。到目前为止,虽然开始排练不过一两周,但是主要演员都已脱本,可见徐帆和濮存昕的舞台表演功力都颇不弱。

  有人说,徐帆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其实徐帆是干得好,嫁得更好,对于和冯小刚的感情,徐帆自言:“我觉得嫁给他是我的福气,可能有些人认为我们俩在一起不合适,但是脚穿在鞋子里是否合适,只有我才知道。我喜欢冯小刚的一切,包括他的缺点,既然是夫妻就不允许你有任何挑剔,因为有爱,就会包容一切。”

  2001年,冯小刚将拍两部新片,是否会继续起用爱妻做主演,则是个公众都很关心的问题。对此,冯小刚和徐帆的回答都很“圆滑”:“如果合适就上,不合适也不会强求。”

  上海戏剧学院 2007级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班

  星路历程

  浙江有线台曾主持栏目:快乐大篷车 人世风情

  上海东方电视台曾主持栏目:流金岁月 东方戏剧 相约星期六

  上海卫视曾主持栏目:海风伴我行 视听满天星后改为从星开始 新上海游记 亲亲百家人 上海大剧院

  中央电视台曾主持栏目:魅力12 音乐人生 综艺大观后改为欢乐中国行

相关明星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我要投稿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2007-2024 CEC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