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祠(资料图片)
77年前,他的第一班岗就站在了毛主席的门口,从此他的一生,已经无法与毛主席分开。这位40年生活在毛主席身边,负责安排毛主席的衣、食、住、行和安全保卫工作的原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一辈子只做一件事,那就是保卫毛主席。
今年10月30日,张耀祠因突发心脏病在南昌不幸逝世,享年95岁。今天上午9时,张耀祠将军的追悼会在305医院举行。
上午9时,在解放军305医院内,几个路牌指向告别厅。告别厅只开了一个小门,前来悼念的人们自觉地在门口站成了20多排队伍。今天原本没有告知太多人,但却出人意料地在现场迎来了1000多人。送别队伍的东侧,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们,他们大多是张耀祠的生前战友,队伍的最西侧,身着军装的解放军们整齐列队。
告别厅内,正中央上方摆放的是张耀祠老人的照片,正前方鲜红的党旗覆盖着老人的骨灰盒。整个屋子摆满了花圈和挽联。人们表情肃穆,泪水难禁。
曾任毛主席警卫员现已年过八旬的老人王明富回忆说,1955年他和张耀祠相识,当时张耀祠已是中央警卫团团长,但他还是习惯于陪伴在毛主席的身边,有时候主席入睡了,他就睡在主席的门前。1964年,张耀祠晋升为少将军衔。王明富说,张耀祠一生节俭,他曾想送给老人一个小药杯,老人都摇头坚持不肯收下。离休后的张耀祠身体挺好,每天出门散步、买菜,最大的乐趣就是和以前的老同事叙旧。
今年10月,95岁的张耀祠告诉儿女说,想回江西老家看看,这是他最大的心愿。于是,10月底,张耀祠老人先回到了江西南昌,准备待上几日再回400公里以外的老家于都。张耀祠在南昌见到了朝思暮想的老战友们,“他高兴得像个孩子,可没想到,却突发心脏病,被送入医院急救,没几天,就离开了人世。”张耀祠的家人说,张耀祠1935年入党,长期跟随毛主席南征北战,他多少次梦回家乡,如今夙愿成真,但离回到出生之地还差一步。
张耀祠晚年将一些往事写成了《张耀祠回忆毛泽东》一书,让许多人从中了解到毛主席一生中重要的工作、生活片段,大多是鲜为人知的故事。(来源:北京晚报2010年11月4日第8版,作者:宋玮,原题:《千人悼念张耀祠将军》)
附:张耀祠将军生平
张耀祠,1916年2月出生于于都县曲洋乡石灶村新安子一个贫农家庭。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带领同村50多名团员青年,参加了少共国际师。1933年7月,他所在连队调往瑞金担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警卫连,担任保卫毛主席和中央政府机关的任务。他第一次当兵站岗,就为毛泽东主席的站岗,此后他一生几乎没有离开过保卫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工作岗位。1935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八军团保卫局侦察科科员,国家保卫局侦察科科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副官、招待所主任,延安中央教导大队第三中队队长、组织干事,延安中央警备团政治处保卫干事、参谋、组织股副股长,供给处副主任、营政治教导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警备团政治处主任、副政委、政委,中央纵队第二师副政委。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公安警卫师副政委,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副局长兼中央警卫团团长,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兼总参谋部警卫局副局长,成都军区副参谋长。1976年10月,奉党中央之命拘捕了“四人帮”的头目江青,张耀祠直接参与了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斗争。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著有《张耀祠回忆毛泽东》等。
(来源:江西赣州市人民政府网 中共赣州市委党史办 胡日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