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衔授勋典礼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
本文摘自《1955共和国将帅大授衔》 作者:欧阳青 出版社:黄河出版社
我军设置大元帅军衔。毛泽东坚辞不授最高军衔
毛泽东既是党的领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全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可谓雄才大略,居功至伟。授予他大元帅军衔,既是理所应当,也是众望所归。但是,毛泽东却虚怀若谷,坚辞不授大元帅军衔。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史所处的历史地位、所建立的丰功伟绩、所形成的崇高威望,决定他是大元帅的不二人选。毛泽东的最大贡献是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党和国家一些领导人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李先念等也在毛泽东的影响下,谦辞元帅或大将军衔。
1955年我军首次实行的军衔制,元帅军衔为第一等,分为两级,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军衔是第一等第一级,为最高军衔。所以,对授予大元帅军衔人员的标准规定得非常严格。这年2月8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由国家主席毛泽东批准公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第二章第九条中规定:“对创建全国人民武装力量和领导全国人民武装力量进行革命战争,立有卓越功勋的最高统帅,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军衔”。也就是说大元帅军衔只能授予一个人,那就是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毛泽东当时是中共中央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既是党的领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全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而且,毛泽东是全国人民武装力量的创建者,在领导全国武装力量进行20余年的革命战争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雄才大略,居功至伟。所以,按照《军官服役条例》规定的这个标准来衡量,只有毛泽东一人能够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军衔这项殊荣。这也是众望所归。
从历史上讲,大元帅这个比元帅更高的头衔,起初并不是军衔称号,而是一种荣誉封号,用来授予本国或同盟国武装部队总司令,有时也授予皇家成员和国务活动家。1569年,法国的查理九世国王,封其弟弟昂茹公爵为大元帅。此后,到19世纪的三个世纪里,法国、奥地利、意大利、俄国等国家,先后享有大元帅封号的共约30人。1716年俄国陆军条令规定,大元帅为俄军最高军衔,1727年将这一军衔授予缅希科夫公爵,大元帅开始成为军衔称号。
大元帅在中国古代,曾作为军队最高统帅的名称出现过,但也不是军衔。如唐朝就称“兵马大元帅”。在清末光绪年间实行军衔制时,虽然没有明确列出大元帅这个最高等级符号,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却有陆海军大元帅一职,是由光绪皇帝本人兼任,因为他是国家最高军事统帅;光绪病逝后,宣统皇帝继位,因他当时才3岁,所以大元帅之职由其父亲摄政王载沣兼任。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成立了南京临时政府,1917年,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为陆海军大元帅。以后,北洋政府历届元首,均兼陆海军大元帅。1924年11月,孙中山督师北上,国民党谭延闿、胡汉民在广州先后代理大元帅职。1926年,军阀张作霖在北京组织安国军政府,宣誓就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规定国民政府主席兼陆海空军总司令,大元帅名称遂中止使用。1934年3月,溥仪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扶持下,在长春当上了“满洲国”儿皇帝,并兼“满洲国陆海军大元帅”。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8月12日国民党国防最高会议及党政联席会议决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大元帅,即最高统帅。总之,从孙中山到蒋介石等人的大元帅并不是军衔,而是职务,是一种权力象征。所以,大元帅是国家最高军事统帅的一种实际职务名称。
1945年6月27日,根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6月26日的命令:授予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国防人民委员斯大林以苏联最高军衔——苏联大元帅,以表彰他在伟大卫国战争中领导全国武装力量为苏维埃祖国建树的卓越功勋。这时,斯大林的大元帅称号,既是军衔,又是职务。
我军酝酿军衔制时,也借鉴苏联的经验,设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