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月20日,由台湾“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组织的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登上了长城。新华社发
■ 亲历者
杨斯德,1921年生于山东滕州,曾任总政治部联络部部长,1964年授予少将军衔。1985年,调任中共中央对台办主任。卸任后还曾担任全国政协台港澳侨联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1998年退休。杨斯德长期在邓小平和邓颖超(曾任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直接领导下从事对台工作,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思想形成的亲历者,见证了两岸开放的政策演变。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浅浅的台湾海峡,宽大约只有170公里,这头是祖国大陆,另一头是游子台湾。并不宽阔的海峡,对于那些1949年离开大陆赴台湾的老兵来说,如天堑般难以逾越。迈过海峡,踏上回家的路,走了整整38年,或者更长。
■ 那一刻
1987年10月15日,台湾当局宣布开放台湾居民到大陆探亲。10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探亲旅游接待办法的通知》。至此,两岸打破了自1949年长达38年的冰封期。
“解放台湾”之转变
“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转变。”杨斯德说,不提“解放台湾”了,邓小平的“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思想从此逐渐形成。
杨斯德回忆,根据邓小平的指示,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停止炮击金门,同时宣布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国家统一的大政方针。
邓小平说,《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表明了我们的态度是真诚的,是合情合理的”。文告从中华民族大义出发,联系五千年灿烂文化和“分久必合”的历史,说明应当早日结束海峡两岸同胞饱受分裂之苦的局面,倡议国共两党举行谈判。解决国家统一问题,并提出“两个寄希望”,即“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也寄希望于台湾当局”。
1月30日,邓小平在美国参众两院发表演说明确提道:“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我们一方面尊重台湾的现实,另一方面一定要使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转变。”杨斯德说,不提“解放台湾”了,邓小平的“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思想从此逐渐形成。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后,引起了台湾的高度关注。“两个寄希望”也让台胞印象深刻。杨斯德回忆,台胞通过各种渠道反馈意见,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台湾人民身上。邓小平听到这个意见后,在“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前加了一个“更”字,即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1980年,全国政协致台胞春节慰问信中,两个改过后的“寄希望”发表,台胞反响很好。
“一字值千金。”杨斯德说,这个“更”字表明了中央政策的重点,以民促官,多做台湾人民工作,让台胞了解大陆的政策,增进两岸人民的感情。之后,邓小平、邓颖超多次接见台湾各界人士,亲自做台胞的工作。
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了对台工作九条建议,即后来被称为“叶九条”。其中要点包括:建议举行国共谈判,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建议双方共同为通邮、通商、通航、探亲、旅游以及开展学术、文化、体育交流提供方便,达成有关协议;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以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台湾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等等。其中还有一条就是,“台湾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愿回祖国大陆定居者,保证妥善安排,不受歧视,来去自由”。
杨斯德说,台湾老兵要求回家探亲的愿望很强烈,但是受到台湾当局对大陆推行三不政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回家探亲的路很艰难,往往要辗转通过第三地才能完成。
另外,台胞长期受到台当局虚假的反共宣传,对大陆不了解。这次确定的“不受歧视,来去自由”打消了台胞的顾虑,激起了台胞要求返乡探亲的强烈愿望和促进两岸关系缓和的巨大热情。
“叶九条”发表后,全国各地纷纷建立了接待台胞探亲的机构,陆续有思乡心切的台湾老兵冒着被台湾当局“法办”的危险,从香港等第三地辗转回到大陆探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