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历史朝代 >三国 >正文

公元226年 曹丕病逝

2010-03-15 18:28:34      来源:中国娱乐资讯网

  魏黄初七年(226)五月十七日,魏朝建立者、文学家曹丕(魏文帝)在洛阳病逝,终年40岁。曹丕,字子桓,沛国谯(今安徽毫州)人,曹操次子。小时候喜好习开、击剑,博贯经史,汉延康元年(220)即魏王位,并采纳尚书陈群的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使士族门阀在政治上的特权得到巩固和确立,因此颇得世家大族的支持。同年,代汉即帝位,建立曹魏政权,在位共7年。曹丕虽在政治上建树不多,但在文学史上却占有重要地位,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是当时文坛的领袖,与其父曹操、弟曹植并称“三曹”。所著《典论·论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学评论专著。曹丕还命王象、刘勋等人编辑了我国第一部类书《皇览》。他以皇帝的身份高度评价了文学的社会功能,认为“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死后,皇太子曹叡继位,是为明帝。曹真、陈群、司马懿受遗诏辅政。



  九品中正制

  220年,曹丕为了获得贵族支持和国家进行有效治理,采纳了士族陈群的建议,建立了九品中正制,于各州郡设大小中正,分别以本地人在中央任官员者充任,负责察访、品评本州郡的士人,加以评定,写出简短的评语,称品和状。品乃是等第,依据士人家世高低,定为止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品级;状就是关于士人德行、才能的评语。品和状写好以后,由小中正、大中正、司徒逐级上报吏部尚书,作为政府选官的依据。从而,以专职举士的中正官和吏部尚书负责的选官制度取代了原有的由各级地方行政长官荐举官吏的制度。随着司马氏集团取代曹魏政权,九品中正制在世家大族势力的影响下,开始蜕变。只重门乘、不重人才的做法,使其变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最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完全成了门阀士族的政治工具。九品中正制作为选官制度的初衷和职能至此已完全丧失,至隋统一中国时被彻底废除。



  支谦在吴译经

   支谦,字恭明,又名越。祖先为大月氏人,汉献帝末年,支谦从洛阳避乱到建业(今江苏南京)。支谦自幼学习中国书典,后跟随著名佛经翻译家支谶的弟子支亮(字纪明)学习佛教,因而是博览经籍,深通佛学。他还通晓六国语言,多才多艺。孙权授予他博士,并请他作太子的都是。太子登死后,支谦隐居穹隆山中。吴黄武二年(223)支谦开始翻译佛经,至吴建兴二年(253),历时30年,共译出佛经49部,主要有《维摩诘经》、《大明度无极经》、《首楞严经》等,并制《赞菩萨连句梵呗》三契。支谦所译佛经文丽简略,文显意明,又较符合汉人习惯。他还开创了佛经翻译的“会译”之法,在译经时把一些名词、概念译成老庄哲学中相应的词语,开了两晋南朝佛孝玄学化的先河。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蜀将姜维继承蜀相诸葛亮遗愿,连年对魏用兵,希望一统中原。魏嘉平元年(249),姜维攻雍州(今陕西关中及甘肃东部),无功而还。魏嘉平二年(250)十二月,姜维攻魏西平没有成功...
2010-03-15 17:58:09
魏正始九年(248)冬,曹爽派心腹李胜出任荆州刺史,令其借辞行之机,试探称病在家的司马懿的虚实。懿诡称病重,巧妙伪装,骗过李胜,于是,曹爽放下心来,不再提防司马氏...
2010-03-15 18:02:19
三国时期,在蜀汉的南部,即今之云南、贵州和四川的南部,当时称为南中,散居着许多少数民族,总称为西南夷。但蜀在南中的统治极不巩固。建兴元年(223)刘备死后,牂柯郡...
2010-03-15 18:30:37
魏景元五年(264)正月,魏灭蜀国不久,魏将钟会、邓艾因争夺战功,相继死于内讧。灭蜀后,邓艾十分骄傲,几次上表司马昭,要乘胜攻打吴国。对此,司马昭却怀疑邓艾要谋反...
2010-03-15 17:17:07
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蜀后主刘禅,在安定内部,经营益州和平定南中后,又与吴恢复了联盟。自蜀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起,诸葛亮便开始率军北伐曹魏,至建兴十二年(234)共6次...
2010-03-15 18: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