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报》聚焦:200年,永远的达尔文
进化论提出150年后,他留下的伟大遗产仍然显著影响着当今世界
今年是达尔文诞辰200周年,同时也是《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一个伟大的人和一本伟大的著作上。
150年来,《物种起源》经历了种种挫折、怀疑和否定。但目前大多数科学家一致认为,进化论与相对论、量子力学等重要理论体系一起,构成了现代科学的支柱。正如哥白尼推翻“地球中心说”一样,达尔文理论否定了人类主宰自然世界的说法。
一些学者在纪念达尔文时这样评价他:在达尔文提出进化论150年后,他留给我们的伟大遗产仍然显著影响着当今世界。世界上的众多学术著作都由《物种起源》衍生而来。这些遗产也反映了过去一个多世纪里,进化论经历了怎样的巨变。早期理论已与基因科学融为一体。
我国学者最初对达尔文理论的接受与认识,带有浓厚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色彩。尽管我国早期对达尔文的介绍与理解不乏偏颇之处,但目前我国科学家对进化论的贡献却是可圈可点。我国从科学上对达尔文主义的接受,没有经历像西方那样的戏剧化过程,它很自然地随着现代科学在我国的建立与发展,进入科学家的视野和研究实践。
“人类的思想在19世纪经历了一次变革,这次变革在今天仍然影响深远……一个人,和一本书,成为现代生物进化论的象征。”
达尔文生平
1809年2月12日,达尔文出生在英国的施鲁斯伯里,他的父亲是位著名的医生,他的祖父则是更有名望的医生,同时也是推理进化论者。在达尔文出生之前,他的祖父就将生物进化的概念介绍给了英国读者。
达尔文在16岁时被父亲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由于无法面对重病患者的痛苦,或者另一种说法是,他不愿意解剖尸体,而最终放弃了学医。1828年他进入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在剑桥期间,他成为植物学家亨斯洛(Henslow)的门生,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831年12月,达尔文登上了英国皇家海军舰艇小猎犬号,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前往南美洲从事自然调查研究工作。最初他们在南美海岸调查,并多次进入南美洲西边的加拉巴哥群岛,经过太平洋到达纽西兰、澳大利亚及南非,然后又回到南美洲,直到1836年10月才回到英国。
对于达尔文来说,这段经历是他受到的“第一次真正训练,或者说思想教育”。环球旅行为达尔文提供了深入自然的机会,也让他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进化论思想便是由此成形的。
从小猎犬号回来后,达尔文已经是一位大有前途的地质学家。他的发现让莱尔对他肃然起敬,二人也因此开始了他们的终生友谊。
1839年,达尔文出版了描述小猎犬号航行经历和发现的《航海日志》,很快成为19世纪最为畅销的旅游书籍之一。但是从这本书中,几乎看不到进化论的思想。
同年,达尔文与他的表妹埃玛(Emma)结婚,到1841年,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时,达尔文的身体状况开始恶化。从此除了去伦敦拜访亲友,或因健康原因去疗养外,几乎没有离开距伦敦几英里的唐别墅(Down house)。
他一生只在三个地方生活过,4年在伦敦,5年在小猎犬号上,其余的时间都在唐别墅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