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宣武医院胸外科专家支修益大夫发微博称:“我们医院今年职工健康体检发现了两个肺部阴影,今天做手术。北京CY医院和XK医院今年体检发现两名临床专家肺部阴影,经手术证明为肺癌,另外一家FW医院有一位心外科专家被确诊为肺癌也已经做了手术。希望我们医务人员要重视每年一次的查体。”
对此,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张晓东表示,健康体检真的很重要,因为很多恶性疾病是可以通过早期发现而治愈的。其实不仅医务人员要注重查体,所有人都要把这个问题重视起来,发现问题及早治疗,既可挽救生命又可节省费用。
给您算账 早期治疗花费少效果好
无独有偶,张晓东主任最近也在微博上呼吁大家要注意健康体检。
她还给大家算了一笔账:“早期食管癌治疗费用约5000-10000元——根治!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治疗费用约5万-20万——5年生存15%-25%!晚期食管癌治疗费用20万-……平均生存期1年!”
张晓东主任甚至说:“亲们,该醒来了,查体就是这么重要!关爱健康!关爱自己!为了您,我想失业!”
同时,她还给出了需要进行每年查体者的范围,“鉴于我国消化道癌的高发年龄在60岁以后,推荐普查胃肠镜的高危人群:年龄>45岁;有消化道癌家族史;来自消化道癌高发区;有吸烟饮酒史;慢性胃炎、溃疡病史;细肠息肉史;有既往食道手术史。”
扭转观念 需要多方位科普教育
其实,很多人不愿查体的原因就是怕查出病来,所谓的“有病忌医院”。“不查没病,一查都是病!”存在这种思想的人恐怕大有人在。
但张晓东主任说,作为医生她在任何场合都要灌输早诊早治的观念,包括对医生的教育和同行的学术报告中。
“我接诊的80%的病人几乎都到了晚期,但他们没有一个人不治的,哪怕只是延长生命、缓解痛苦。试想,如果这些人都能通过每年的查体来及早地发现病情,实现早诊早治,对生存或是经济上都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讳疾忌医只能是害了自己!”张晓东主任说。
她还举了日韩的例子:“就食管癌来说,日韩的发病率和我国差不多,有些地区甚至还高,但他们的病死率就比我们低很多。在跟日韩专家的交流中发现,这是因为日韩的早诊早治工作做得非常好。”
特别是日本,是世界上公认的早诊早治的典范,以前日本也不行,但政府非常重视,甚至有流动车到企业为职工做胃肠镜检查,用一些强制性的政策让人们接受查体。现在日本所有人都接受了早诊早治的观点,把这种‘有病忌医院’的观念扭转了。
张晓东主任最后强调,要扭转人们观念,只能靠政府、医生、媒体进行长期的多方位的科普教育。
专家感悟 普及早诊早治观念
张晓东主任为何会在微博上写下这段文字?她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癌症发病率持续走高以后,很多人都过来问她,她感觉到普通老百姓很多都没有形成对癌症早诊早治的观念,现在还没有通过每年查体筛查大病的意识,作为医生特别是肿瘤科的医生,她有义务进行科普的教育。
“现在电视台做健康节目的特别多,但都是怎么养生呀?怎么长寿呀?但几乎没有告诉人们要重视早诊早治的,其实这才是健康的关键。所以,很多人对此都不理解、不重视,早诊早治对挽救生命和节省国家医保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张晓东主任说。
有关算账的微博出来以后,很多同行都跟张晓东主任说,那个早期的治疗费用你都说多了,哪用得了5000元呀。但其实,在门诊中,很多患者都是在中晚期才发现到医院就医的。
背景资料
2012年11月,卫生部发布《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将在北京、河北等9个省(市),率先开展肺癌、乳腺癌、大肠癌、上消化道癌和肝癌高危人群的评估、筛查和早诊早治,对每个癌种开展卫生经济学评估,每个省(市)都将完成5万人的高危人群评估工作,并对1万高危人群进行癌症筛查,共计9万人。
据了解,该项目主要是研究和评估城市中肺癌等五大高发癌症高危人群筛查和早诊早治适宜技术,建立并完善防治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以降低城市中癌症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同时开展卫生经济学评估,找到适合城市实际情况、投入产出比高的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技术和方案,以便在全国推广。
文/记者 胡松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