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将成致癌首因
2008年,在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美国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Willett教授提出,肥胖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致癌首因。目前,肥胖导致约14%的人死于肿瘤,相应的比例在女性中为20%。
肥胖常被夸为“发福”。在食不果腹的年代,肥胖似乎是荣华富贵的表现。然而,“发福”并非真福分,它隐藏着不利于健康的“祸机”。研究证实,肥胖不仅增加罹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的风险,肥胖还会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
超重或肥胖增加
肿瘤发生率及死亡率
2007年,英国某医学杂志发布了牛津大学学者的一项“百万妇女研究”报告,结果令人震惊:超重或肥胖增加了肿瘤发生率及死亡率。在1996至2001年期间,英国专家对120万名50~64岁妇女进行随访,随访5年间,有45037名肥胖者罹患癌症;随访7年间,有17203名肥胖者死于癌症。进一步分析发现:肥胖人群尤其容易罹患子宫内膜癌、食管癌、肾癌、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胰腺癌、非霍奇金淋巴瘤、卵巢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肥胖妇女罹患这10种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1.61~2.89倍。
此外,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公布了“肥胖增加患癌风险”最新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结论,涉及肿瘤病例总数达282137例,结果发现:
男性 体重指数(BMI)的增加与男性食管腺癌、甲状腺癌、结肠癌和肾癌等发病危险显著相关。体重指数每增加5,食管腺癌、甲状腺癌、结肠癌和肾癌发病危险分别增加52%、33%、24%和24%。
女性 BMI的增加与女性子宫内膜癌、胆囊癌、食管腺癌和肾癌等发病危险显著相关。体重指数每增加5,子宫内膜癌、胆囊癌、食管腺癌和肾癌发病危险分别增加59%、59%、51%和34%。
内分泌系统代谢紊乱是致癌主因
基础研究发现,肥胖致癌的主要机制在于肥胖导致机体新陈代谢异常变化,尤其是内分泌系统代谢紊乱。
肥胖致癌的其他可能机制还包括,脂肪因子代谢的变化、局部炎症、高血压和脂质过氧化增加患癌危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增加肝细胞癌危险,腹部肥胖所导致的胃食管反流也会增加食管腺癌危险。
防癌:要保持吃动平衡
防治肥胖及减少患癌风险,应避免过度贪吃美食,尤其是避免长期反复贪食高脂肪、高蛋白质、高热量食物。当然,更应注意保持体力活动及运动,避免懒怠及过度贪图享乐。
卫生部2007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了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促进健康8条建议,值得大家关注:①食物多样、谷类为主;②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③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④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⑤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⑥吃清淡少盐膳食;⑦饮酒应限量;⑧吃清洁卫生、不变质食物。
其中,第⑤点非常重要。体重过高或过低都是不健康的表现。因为进食量与体力活动是保持适宜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如果进食量过大而活动量不足,多余的热量就会在人体内以脂肪的形式积存即增加体重,久之发胖。所以,人们需要保持食量与热量消耗之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