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虫病是十二指肠钩虫或美洲钩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它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临床以贫血、营养不良,浮肿、腹痛及胃肠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高发区有“黄胖病”之称
钩虫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钩虫病是由钩虫寄生于人体小肠而引起的疾病,钩虫病患者和钩虫感染者是本病的传染源;以皮肤接触传染为主,手指间和脚趾间的皮肤是最常见的侵入部位;在有生吃蔬菜习惯的地区,则可经口传染。 人对钩虫普遍易感,一般以青壮年为多,儿童较少,男性患者居多。在我国,寄生于人体的钩虫主要是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
钩虫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症状
钩虫病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与感染钩虫的种类、数量、时间和个人营养及免疫状况有关。绝大多数是无症状的钩虫感染者。
一、贫血(循环系统) 贫血是钩虫病最突出的表现。长期漫性失血造成铁及蛋白质的损失,引起缺铁性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在重度感染后3-5月可逐渐出现严重的进行性贫血,病人有头昏、眼花、耳鸣、乏力、劳动后心悸、气促、记忆力减退、表情淡漠、皮肤苍白或呈腊黄色等症状。
二、消化系统 可导致慢性炎症和胃肠功能紊乱,引起消化道症状。
三、其它 儿童期严重感染可有生长发育障碍。孕妇严重感染可导致流产或死胎。
诊断
粪便检查以检出钩虫卵或孵化出钩蚴是确诊的依据,免疫诊断方法应用于钩虫产卵前,并结合病史进行早期诊断。在流行区痰中有钩蚴及表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可确诊为钩虫病。
钩虫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涂片法:简便易行,但轻度感染者容易漏诊,反复检查可提高阳性率;饱和盐水浮聚法:钩虫卵比重约为1.06,在饱和盐水(比重为1.20)中,容易漂 。检出率明显高于直接涂片法,在大规模普查时,可用15%、20%的盐水,其检查效果与饱和盐水相同;钩蚴培养法:检出率与盐水浮聚法相似,此法可鉴定虫种,但需培养5~6天才能得出结果。此外,饱和盐水浮聚法、钩蚴培养法,亦可进行定量检查。
免疫诊断方法应用于钩虫产卵前,并结合病史进行早期诊断。方法有皮内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等,但均因特异性低而少于应用。
在流行区出现咳嗽、哮喘等,宜作痰及血液检查,如痰中有钩蚴及表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可确诊为钩虫病。
钩虫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钩虫病病情较重,出现“黄肿”表现者,需与黄疽及水肿相鉴别。
1.黄疸黄疸发病较急,而久病后出现黄疸者,一般均有肝胆病史。黄疽临床表现为全身黄色鲜明如橘色或晦暗如烟熏,目睛黄染,小便黄赤。钩虫病的发黄则为肤色萎黄或黄而浮肿,目睛不黄,小便清长。
2.水肿水肿的病因不一,浮肿部位不同,一般按之凹陷甚或凹陷不起,皮薄光亮,色泽鲜明,小便短涩,饮食正常或纳减,证有虚实之分。钩虫病的浮肿表现为下肢足踝浮肿,或面部目胞浮肿,甚则全身浮肿,但肤色发黄或萎黄不荣,好食易饥,或嗜食异物,无小便短涩,纯属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