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eczema)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浅层真皮及表皮炎症。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临床上瘙痒著明,急性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常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
疱疹样湿疹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湿疹的原因和诱发因素常因个体因素和疾病的不同阶段而异,因此不易确定,其诱因可分为外因和内因,前者在食物方面常见的有鱼、虾等,吸入方面的如花粉、尘螨、羊毛等,微生物如体表化脓性球菌和浅表真菌的感染,生活环境中的如日光、炎热、干燥,各种动物皮毛、皮屑,及各种化学物质如化妆品、肥皂、合成纤维等。内因如慢性感染病灶、慢性胆囊炎、扁桃体炎、肠寄生虫;内分泌及代谢改变方面如月经周期、妊娠等因素,血循环障碍常见的如小腿静脉曲张诱发小腿湿疹;神经精神因素与本病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如精神紧张及过度疲劳等。
个体对各种因素的易感性或耐受性还可受生理或病理生理的影响而增强或减弱。在同一环境和条件,有些人易发湿疹而另一些人则不发病。而有些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使患者病情加重,而在其他情况下又不引起疾病再发。根据临床表现、发病过程和组织病理所见,有些患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迟发型变态反应有关。
疱疹样湿疹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可以将湿疹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期,急性和慢性湿疹有明显的特征,亚急性期常是急性期缓解的过程或是向慢性过渡的表现。
(一)急性湿疹表现为原发性及多形性皮疹。常在红斑基础上有针头到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严重时有小水疱,常融合成片,境界不清楚。在损害的外周,上述多形性皮疹逐渐稀疏。瘙痒较重,常因搔抓形成点状糜烂面,有明显的浆液性渗出。如伴有继发感染可形成脓疱,脓液及脓痂,相应淋巴结可肿大。感染严重时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急性湿疹的分布常对称,多见于面、耳、手、足、前臂、小腿等外露部位,严重时可扩展全身。
自觉症状有剧烈瘙痒和灼热感,可阵发加重,尤以晚问加剧。
(二)亚急性湿疹湿疹在急性发作后,红肿及渗出减轻,进入亚急性阶段,可有丘疹及少量丘疱疹,呈暗红色,可有鳞屑及轻度浸润。有的可因再次暴露于致敏原、新的刺激或处理不当及搔抓过度而呈急性发作或可时轻时重,如经久不愈则发展为慢性湿疹。
(三)慢性湿疹常由急性及亚急性期迁延而成,或自开始炎症即不十分严重,暗红斑上有丘疹、抓痕及鳞屑。患部皮肤肥厚,表面粗糙,呈苔藓样变,有色素沉着或部分色素减退区等。病情时轻时重,延续数月或更久。
慢性湿疹好发于手、足、小腿、肘窝、股部、乳房、外阴及肛门等处,多对称发病。由于病变部位不同,表现也有所异。
手部湿疹因接触外界各种刺激因子机会较多,故发病牢高。多数起病缓慢,在手背、手指等处出现暗红斑块。浸润肥厚明显,边缘清楚,表面干燥粗糙,直径可由1一2cm至数厘米或更大。冬季常有裂隙,在足部及踝部常有类似损害。
乳房湿疹多见于哺乳期妇女。乳头、乳晕及乳房下呈暗红斑、丘疹和丘疱疹、边界不清楚,可伴有糜烂、渗出和裂隙。瘙痒明显。可单侧或对称,停止哺乳后易痊愈。
外阴、阴囊和肛门湿疹,瘙痒剧烈,常因过度搔抓、热水烫洗而呈红肿、渗出和糜烂,慢性者呈苔藓样变。
小腿湿疹特别是位于小腿内侧下部的慢性湿疹常继发于下肢静脉曲张。初起为暗红斑,边界不清楚、继而出现小丘疹、丘疱疹,易渗出,产生糜烂和溃疡。久之,皮肤明显增厚,硬化,伴有色素沉着。
此外,尚有一些具有特征性的类型如:
1.钱币状湿疹 损害由密集的小丘疹和丘疱疹组成圆形或类圆形钱币状斑片,境界清楚,直径1一3cm。急性时呈潮红有渗出,周围可有散在丘疱疹。转为慢性后,皮损肥厚,色素增加,表面覆有干燥鳞屑,自觉瘙痒,好发于四肢。
2.传染性湿疹样皮炎(infectious eczematoid dermatitis)常见于有较多分泌物的溃疡、窦道、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腹腔造瘘开口周围皮肤,与分泌物及其中感染细菌毒素或不适当外用治疗的刺激及接触过敏等混合因素有关。开始时原皮映损害周围皮肤潮红,自觉瘙痒加重,继之出现散在红色小丘疹、水疱、可发生糜烂,、局部淋巴结可肿大及有压痛。损害附近及远隔部位可见由搔抓接种的平行线状红斑、丘疹和水疤。如能清洁创面,排除化学刺激及控制感染,病情可较快好转,若分泌物继续产生则皮疹常时轻时重,至原损害改善后,方能消退。
3.淤积性皮炎(stasis dermatitis) 是静脉曲张综合征中常见的皮肤表现之一。由于静脉曲张后下肢血液回流变慢静脉淤血,血液含氧量及营养成分减少,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而诱发。临床表现为小腿下1/3轻度浮肿,胫前及踝部附近出现暗褐色色素沉着及点状红班。继则发生丘疹、丘疱疹、渗出、糜烂、结痂等湿疹表现。慢性则干燥、肥厚、苔藓样变。常因外伤和感染而发生经久难愈的溃疡。
4.裂纹性湿疹(eczema craqude) 亦称乏皮脂性湿疹(asteatotic eczema)这是由于皮肤长期在温热、干燥的环境中或经常用热水烫洗,使皮肤脱水干燥而引起的一种皮炎。其临床表现为红斑、干燥鳞屑、表皮或角质层细小的裂纹,裂纹处露出线状红色斑,如同碎瓷样。可发生于身体某一部位,但好发于下肢胫前,多见于冬季。老年多发。
5.婴儿湿疹(infantile eczema)中医称“奶癣”。是发生于婴儿头面部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湿疹,轻者面颊、额部有轻度红斑及小丘疹,群集或散在;重者可发展为大片红斑、丘疹、丘疱疹。有明显渗出,抓破,多数小糜烂面、表面厚痂,可侵及整个面部并可延及头、颈部。有人主张本病即为遗传过敏性皮炎的婴儿型。
急性湿疹表皮内可有海绵形成和水疱,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周围可见有淋巴细胞,少数中性及嗜酸性白细胞。慢性期表皮棘层肥厚明显,有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真皮浅层毛细血管壁增厚,胶原纤维可轻度变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