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呈“S”形架于胸骨柄与肩峰之间,是连接上肢与躯干之间的唯一骨性支架。锁骨位于皮下,表浅,受外力作用时易发生骨折,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 5%~10%。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壮年
锁骨骨折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本病间接暴力造成骨折多见,如跌倒时手或肘部着地,外力自前臂或肘部沿上肢向近心端冲击;肩部着地更多见,撞击锁骨外端造成骨折。间接暴力造成的骨折多为斜形或横行,其部位多见于中外1/3处。
直接暴力造成骨折因着力点不同而异,多为粉碎或横行。幼儿多为青枝骨折。锁骨骨折的典型移位多表现为:近端受胸锁乳突肌牵拉向上后移位,远端因肢体重量及胸大肌牵拉向前、下、内侧移位,形成断端短缩重叠移位
锁骨骨折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皮下瘀血、压痛或有畸形,畸形处可触到移位的骨折断端,如骨折移位并有重叠,肩峰与胸骨柄间距离变短。伤侧肢体功能受限 , 肩部下垂,上臂贴胸不敢活动,并用健手托扶患肘。幼儿青枝骨折畸形多不明显 , 且常不能自诉疼痛部位 , 但其头多向患侧偏斜、颌部转向健侧 , 此特点有助于临床诊断。有时直接暴力引起的骨折,可刺破胸膜发生气胸,或损伤锁骨下血管和神经,出现相应症状和体征。
【诊断】
患者有上肢外展跌倒或局部被暴力直接打击等外伤史,伤后肩部出现疼痛上肢不敢活动。X 线片可确诊,并显示骨折移位及粉碎情况。
锁骨骨折应该做哪些检查?
本病的辅助检查方法主要是影象学检查,锁骨骨折常发生在中段。多为横断或斜行骨折,内侧断端因受胸锁乳突肌的牵拉常向上后移位,外侧端受上肢的重力作用向内、下移位,形成凸面向上的成角、错位缩短畸形。
1、X线检查:X线检查虽较常用,但其误诊率较高,因此在检查时,不能满足于X线正位片未见骨折而诊断为软组织损伤,需仔细检查是否有锁骨内端或对局部骨折征象,以便给予正确的诊断。
2、CT检查:CT检查是目前确定该骨折的最好的辅助检查手段。能清楚地显示骨折的部位和程度,尤其对关节面的骨折优于X线检查。
锁骨骨折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本病的诊断之前,需与其它具有相似临床表现的疾病进行鉴别,主要有以下的一些情况:
1、本病应与颈椎畸形、颈椎外伤半脱位及颈髓肿瘤相鉴别。
2、另外,本病易误诊为臂丛神经损伤或肋骨急性骨髓炎。故诊断进应仔细检查局部有无骨擦音、肿胀和压痛反应。若有可疑则行X线检查。
3、虽然本病X线表现证明骨折部位和错位情况,但须与先天性锁骨假关节相鉴别。
锁骨骨折应该如何预防?
本病多是由于外伤性因素引起,无特殊的预防措施,主要是要注意生产生活安全,避免创伤。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肩关节活动的牵拉,锁骨骨折不易维持整复位置,可发生畸形愈合,但很少妨碍功能。除非手术复位,一般患者不需住院。
锁骨骨折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一般为手术后出现并发症,如骨折畸形愈合、肩关节疼痛、活动不便等。
在合并伤方面,神经血管损伤罕见,多是粉碎性骨折和直接外力所致,可发生于锁骨下动脉或静脉。出现迅速增大的血肿,应立即进行探查及修复。有学者报道,因柳枝骨折下方弓形成角压迫锁骨下静脉,主要表现是患肢充血和肿胀。锁骨骨折不愈合在儿童更为罕见,多在切开复位后发生。
锁骨骨折应该如何治疗?
本病的治疗主要有以下的一些方法:
1、悬吊患肢
青枝骨折、不全骨折或内1/3移位不大的骨折,用三角巾或颈腕吊带悬吊患肢1~2周,疼痛消失后开始功能锻炼。
2、复位固定
有移位的骨折,手法复位,“8”字形石膏固定4~5周(图3-8-2)。如患肢有麻木、疼痛、肿胀、苍白,应随时复查,将固定的石膏作必要的修整。
3、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指征:开放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骨折;有喙锁韧带断裂的锁骨外端或外1/3移位骨折;骨折不连接。内固定方法可视骨折的类型和部位等不同,选择"8"字钢丝、克氏针或钢板螺丝钉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