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 >疾病库 >外科 >骨科 >正文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病因症状诊断预防治疗

2009-08-23 21:24:11      来源:中国娱乐资讯网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常见于3~ 15 岁儿童,胫骨、股骨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肱骨,桡骨及髂骨。其致病菌最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乙型链球菌,轻者转成慢性骨髓炎长期不愈,重者形成周身感染,甚至丧失生命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本病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起始于长骨的干骺端,成团的细菌在此处停滞繁殖。病灶形成后脓肿的周围为骨质,引流不好,多有严重的毒血症表现,以后脓肿扩大依局部阻力大小而向不同方向蔓延。

  1.脓肿向长骨两端蔓延,由于小儿骨骺板抵抗感染力较强,不易通过,所以脓液多流入骨髓腔,而使骨髓腔受累。髓腔内脓液压力增多后,可再沿哈佛氏管至骨膜下层,形成骨膜下脓肿。

  2.脓液突破干骺端的坚质骨,穿入骨膜下形成骨膜下脓肿。骨膜下脓肿逐渐增大,压力增高时,也可沿哈佛氏管侵入骨髓腔或穿破骨膜流入软组织。

  3.穿入关节,引起化脓性关节炎。小儿骨骺板对感染抵抗力较强,因此由于直接蔓延而发生关节炎的机会甚少,但成人缺乏这道防线,就比较容易并发关节炎。若干骺端处于关节囊内时,感染就能很快进入关节内。如股骨上端骨髓炎并发髋关节炎。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一、症状表现  

  (1) 败血症型:局部症状不明显,人身寒战,高热(体温上升至39~40℃以上),病变进一步发展,出现昏迷、休克等全身败血症现象,继之可出现患肢疼育,不能屈伸活动等。若感染局限于骨内时,局部压育不明显;感染达骨膜下,则出现剧烈疼痛,病变区域呈环状肿胀、潮红、灼热,病变的干骺端压痛,患儿往往拒绝患肢活动。白细胞可达(30~40)X109/升,血培养常爱莫能助 阳性结果。当骨膜下脓肿穿破软组织时髓腔内压力解除,全身中毒症状及局部症状可缓解。脓种自行穿破或切开引流后,局部炎性反应可明显减轻,形成瘘管。  

   (2) 脓毒血症型:有败血症的全身症状和局部骨质病变的临床表现。同时常并发肺炎或软组织深部多发性脓肿,或化脓性心包炎。

  (3) 并发关节炎型:一般在干骺端起病,随即可侵入邻近关节。股骨上端病变可侵入髋关节;髂骨翼病变,可延至髂臼;胫骨上端病变,则可穿入膝关节。干骺端破坏后,可直接影响骺板,不但可促使炎症波及并节腔,而且可以发生骺滑脱。

  二、诊断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诊断依据为:

  ①急性发热39℃以上, 局部红肿痛、皮温高、深压痛。

  ②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③局部骨穿刺细菌培养阳性。

  ④X线表现为局部骨质稀疏、骨膜反应、骨质破坏。由于骨质破坏征象多出现在发病2 周以后,所以X 线检查对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诊断帮助不大。国外学者认为X 线可显示出软组织肿胀,但至少10~ 14 天局部骨质破坏或有骨膜反应时才可能出现。

  骨扫描早期诊断阳性率高, 可显示局部核浓染。99m Tc 扫描可使90%~ 95% 的患者在病后24~ 48 小时确诊。有人建议,对疑诊本病患者不仅应拍X 线平片、行骨扫描检查,对需要手术引流(包括脊柱或骨盆感染)、病变侵袭到骨干的感染、应用抗生素治疗48 小时无效者,还需要行MR 检查。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关节脱位(dislocation of joints)是指组成关节的各骨的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应关系,临床上可分损伤性脱位、先天性脱位及病理性脱位。 关节脱位后,关节囊、韧带、关节软骨及肌...
2009-08-23 16:34:26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是在胫骨中下1/3处,由于发育异常致胫骨的畸形和特殊类型的不愈合,最终形成局部的假关节。自1709年Hatzoecher首先描写本病以来已有200余年历史 先天性胫骨...
2009-08-24 22:26:25
甲状旁腺骨营养不良系指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情况下出现的骨骼改变,近50年前才认识到有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这一疾病,并认为是十分少见的,不容易诊断的,后来才认识到此病不少见,...
2009-08-23 21:53:28
肌腱炎症(肌腱炎)和腱鞘内膜炎症(腱鞘炎)通常同时发生,衬有滑膜的腱鞘一般为炎症最重的部位,但炎症反应可累及其所包裹的肌腱(例如钙等沉积的结果)。 肌腱炎和腱鞘炎...
2009-08-23 21:35:07
创伤性肘关节炎是肘关节创伤后的继发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肘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其改变主要表现在关节软骨软化、脱落,软骨下骨质增生、硬化,最后关节面大部分消失,关节间隙...
2009-08-23 14: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