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是指外伤后出现的硬膜下血肿,呈急性(症状在伤后3天内出现)或亚急性发病者(症状在伤后4天至3周内出现)。
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都是由脑挫裂伤皮质血管破裂引起出血,故均属复合型硬膜下血肿,所不同者,仅是病程急缓上略有差异而已。两者致伤因素和损伤病理亦雷同:即加速性损伤所致脑挫裂伤,血肿多在同侧;而减速性损伤所引起的对冲性脑挫裂伤出血常在对侧;一侧枕部着力恒于对侧额、颞部前份发生复合型硬膜下血肿,甚至同时并发脑内血肿;枕部中线着力易致双侧额极、颞尖部血肿;当头颅侧方打击时,伤侧可引起复合型硬膜下血肿,即硬膜下脑内血肿;头颅侧方碰撞或跌伤时,同侧多为复合性硬膜下血肿或硬膜外血肿,对侧可致单纯性及/或复合型硬膜下血肿;另外,前额部遭受暴力,不论是打击还是碰撞,血肿往往都在额部,很少发生在枕部,而老年人则常引起单侧或双侧单纯性硬膜下血肿。
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急性者大多为复合型硬脑膜下血肿,故临床表现酷似脑挫裂伤,所不同的是进行性颅内压增高更加显著,超过了一般脑损伤后脑水肿反应的程度和速度。病人伤后意识障碍较为突出,常表现为持续性昏迷,并有进行性恶化,较少出现中间清醒期,即使意识障碍程度曾一度好转,也为时短暂,随着脑疝形成迅又陷入深昏迷。亚急性者,由于原发性脑挫裂伤较轻,出血速度稍缓,故血肿形成至脑受压的过程略长,使颅内容积代偿力得以发挥,因此常有中间清醒期,不过神志恢复的程度,不象硬膜外血肿那样鲜明、清醒。
1.颅内压增高症状:急性者,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加深,生命体征变化突出,同时,较早出现小脑幕切迹疝的征象;亚急性者,则往往表现头疼、呕吐加剧、躁动不安及意识进行性恶化,至脑疝形成时即转入昏迷。
2.局灶性体征:伤后早期可因脑挫裂伤累及某些脑功能区,伤后即有相应的体征,如偏瘫、失语、癫痫等;若是在观察过程中有新体征出现,系伤后早期所没有的或是原有的阳性体征明显加重者,均应考虑颅内继发血肿的可能。
3.另外,对小儿及老人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诊断,应注意其临床表现各具特点:小儿脑受压症状出现较早、较重,有时脑挫裂伤不重但脑水肿或肿胀却很明显,易有神经功缺损,癫痫较多,预后较成人差;老年人因血管硬化、脑萎缩、脑的活动度大,故轻微头伤也可造成严重损害,故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多属对冲性复合型血肿,常伴有脑内血肿,虽然脑水肿反应不象青年人重,但组织修复能力差,恢复慢,并发症多,死亡率亦高。
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应该做哪些检查?
1.主要依靠CT扫描,既可了解脑挫裂伤情况,又可明确有无硬脑膜下血肿;在CT扫描上表现为高密度的、新月影。
2.颅骨X线平片检查,约有半数病人可出现骨折,但定位意义没有硬膜外血肿重要,只能用作分析损伤机理的参考;
3.磁共振成像(MRI)不仅能直接显示损伤程度与范围的优点,同时对处理CT等密度期的血肿有独到的效果,因红细胞溶解后高铁血红蛋白释出,T1、T2均显示高信号,故有其特殊优势;
4.此外,脑超声波检查或脑血管造影检查,对硬膜下血肿亦有定侧或定位的价值。
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慢性硬脑膜下积液:又称硬脑膜下水瘤,多数与外伤有关,与慢性硬膜下血肿极为相似,甚至有作者诊断硬膜下水瘤就是引起慢性血肿的原因(Yamada,1980)。鉴别主要靠CT或MRI,否则术前难以区别。
2.大脑半球占位病变:除血肿外其他尚有脑肿瘤、脑脓肿及肉芽肿等占位病变,均易与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生混淆。区别主要在于无头部外伤史及较为明显的局限性神经功能缺损体征。确诊亦需借助于CT、MRI或脑血管造影。
3.正常颅压脑积水与脑萎缩:这两种病变彼此雷同又与慢性硬膜下血肿相似,均有智能下降及/或精神障碍。不过上述两种病变均无颅内压增高表现,且影像学检查都有脑室扩大、脑池加宽及脑实质萎缩,为其特征。
4.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与急性硬脑膜下血肿鉴别: 临床特点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着力点在着力同侧在着力对侧较多,同侧少脑挫裂伤轻,在冲击部位多重,在对冲部位多颅骨骨折绝大多数均有约半数血肿与骨折关系绝大多数在同侧约半数在同侧原发性意识障碍多较轻多较重中间意识好转较多,常能完全清醒较少,不易完全清醒蛛网膜下腔出血较少、较轻范围广
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应该如何预防?
本病为外伤性疾病,无预防措施。注意安全,避免外伤。一旦脑外伤应尽早明确诊断,早治疗。
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一侧枕部着力恒于对侧额、颞部前份发生复合型硬膜下血肿,甚至同时并发脑内血肿